含有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含有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望梅止渴
含有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有很多,以下是其中几个例子:
1、画龙点睛:这个成语故事源自南北朝时期的故事,讲述了画家张僧繇在画龙时没有画眼睛,因此龙没有生气,一位官员问他为何不画眼睛,张僧繇回答因为画了眼睛龙会飞走,官员不信,坚持让他画上眼睛,结果龙真的飞走了,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在关键处用几句话或几件事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。
2、卧薪尝胆:这个成语故事来自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之间的战争,越国被吴国打败后,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恨,在屋内放了一根柴薪和一只苦胆,以此激励自己不忘耻辱,发愤图强,最终越国在勾践的领导下逐渐强大起来,打败了吴国,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刻苦自励、发愤图强。
3、负荆请罪:这个成语故事来自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故事,蔺相如因功高震主被任命为宰相,引起了廉颇的不满,但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,不与廉颇争斗,廉颇得知真相后深感愧疚,于是背着荆条去请罪,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向人认错赔罪的诚恳态度。
4、指鹿为马:这个成语故事来自秦朝末年赵高篡权的故事,赵高为了试探群臣是否听从他的指挥,故意指着一只鹿说是马,并问其他大臣这是什么,大臣们为了迎合赵高的意图纷纷附和说这是马,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颠倒黑白、混淆是非的行为。
这些成语故事都包含了历史人物,通过这些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来源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